要更全面地理解这一场较量,还需要回顾一下之前的比赛。在4月6日的墨西哥赛事中,全红蝉以390分排名第一,而陈芋汐则以373分紧随其后。接着在4月13日的加拿大站比赛中,全红蝉创下了404.15分的成绩,而陈芋汐为376.45分,尽管差距不小,但仍显示出两位选手的实力对比。然而,进入决赛后,全红蝉在两场比赛中的总分却屡次落后,令一些网友开始怀疑裁判的打分是否存在问题。
尤其是在北京的决赛中,裁判的评分差异引起了更加广泛的关注。比赛的五轮较量由七位裁判进行评分,且两位选手的动作选择有很大的相似性。第一跳中,全红蝉选择了107B动作,难度为3.0,而陈芋汐则采用了相同的动作。尽管全红蝉得到了五位裁判的9分,仍然有两位裁判仅给了8.5分,最终她得到了81分。而陈芋汐的表现则更为出色,三位裁判给出10分,剩下的裁判也给了9.5分,总分为87分,领先了全红蝉。
第二跳,两位选手都选择了407C动作,难度达到3.2,然而裁判的评价再次出现了差距。四位裁判认为两者动作相当,剩下的三位则全部给了陈芋汐10分,而全红蝉只得到了9分。此时,两者的分数差距拉开了,全红蝉的成绩为88分,而陈芋汐则得到了91.2分。
第三跳,陈芋汐和全红蝉的选择有所不同,陈芋汐选择了626C动作,难度为3.3,得分较低,最终总分为77.55分。全红蝉则选择了6243D,难度3.2,得分也不高,但她的分数仅落后陈芋汐2分。尽管如此,两者的总分差距依然存在。
到了第四跳,裁判一致认为陈芋汐表现更优,导致两者的差距进一步拉开。尽管第五跳两人得分相近,均为86.4分,最终陈芋汐以432.25分稳稳夺得金牌,全红蝉的得分则为412.95分,屈居第二。
对于中国跳水队的金银牌包揽,本应是值得庆祝的好消息。然而,部分网友却对全红蝉的表现提出了质疑,甚至有些人把她的失利归咎于外界因素,认为她参与了商务活动,影响了她的状态。更有甚者,部分网友将她的失败与她的家庭背景挂钩,认为她的家庭因素可能导致了此次比赛的失利。
事实上,过多的关注和质疑可能掩盖了一个真实的情况——全红蝉的身体正在经历成长的挑战,已经进入了发育期。全红蝉在赛后也坦言,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,动作的表现受到了影响。与此不同,陈芋汐的成长过程稍微提前,这让她能够在比赛中保持更稳定的发挥。
此外,比赛的赛制改革也让全红蝉在体力上的消耗较大。新的淘汰赛制要求选手在短时间内完成预赛、半决赛和决赛三轮比赛,这无疑增加了选手的压力。全红蝉在赛后表示,整个比赛过程让她感觉十分疲惫,但她并未因此放弃,仍表示要克服这些困难。
不可否认的是,部分网友的质疑显现出一种金牌至上的心态,难以客观分析比赛的结果。比赛的输赢固然重要,但对运动员个人成长和突破的理解同样至关重要。全红蝉本人的表现也证明,她并没有因为这次的失利而消沉,反而更加坚定了迎接挑战的决心。
如今,陈芋汐和全红蝉已经成为中国跳水队中冉冉升起的两颗明星。虽然她们在单人赛中存在竞争,但这并不会影响她们之间的友谊与合作。在双人跳水赛中,她们的默契配合已成为全队的一大亮点。对于这次未能夺冠的失败,全红蝉显然已经做好了准备,迎接更大的挑战。她的进步与成长,依然值得我们期待和支持。
“点击主页,关注更多精彩内容。”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