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国内观众还在热议某流量明星的绯闻时,马天宇却带着新作《雨落屋瓦》悄然登上了第30届釜山电影节"亚洲之窗"单元。这位出道17年的"初代偶像",究竟如何在流量更迭的时代完成演技突围?
从偶像到演员的漫长转身
2006年以《加油!好男儿》出道的马天宇,曾因清秀外形被贴上"花样美男"标签。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,这位看似被命运眷顾的艺人,早在2010年就主动推掉商业活动,选择进入北京电影学院深造。《雨落屋瓦》导演曾在采访中透露:"马天宇是少数会为了一场哭戏提前三天禁食的演员,他眼睛里总带着一种与娱乐圈格格不入的认真。"
《雨落屋瓦》里的"破碎感"美学
这部入围作品讲述了一位屋顶修理工在暴雨中发现邻居秘密的故事。剧组人员透露,马天宇为塑造角色特意向真正的瓦匠拜师学艺,手掌磨出血泡也不使用替身。电影中那个在雨夜屋顶徘徊的孤独身影,正是他用三个月减重15公斤后的真实状态。"他要的不是完美,而是真实到令人心碎的破碎感。"摄影指导这样评价。
釜山电影节背后的行业信号
值得玩味的是,与马天宇同期入围的易烊千玺、张颂文等演员,都在尝试脱离安全区的转型之作。这或许预示着亚洲电影市场正在从"流量为王"转向"内容为王"的新阶段。正如本届釜山电影节评委所说:"好演员应该像雨水,既能滋养土地,也能击穿顽石。"
马天宇的这场"雨",终于落在了属于他的那片屋瓦上。当越来越多的演员开始用作品说话,我们或许该问:观众准备好迎接这场行业的暴雨了吗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